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介绍

环境设计专业是对建筑室内外人居环境进行设计与营造的一门综合性实用艺术。倡导尊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的完整性,通过科学与艺术的多维角度解决人与空间环境问题。专业注重设计学与工科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复合型应用人才、在地国际化、设计与施工并举”的多线人才培养路径。核心课程有:工程制图、人体工程学、数字空间设计、交互空间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软装配饰设计等课程。本专业设有中、英文授课班,融合国际与行业资源,外教、企业专家交叉授课,毕业生考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外一流学府。注重培养学生高质量就业能力,依托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碳中和、三维实景一系列国家政策,专业优势明显,就业前景良好。

专业培养目标?

环境设计是指通过使用多种建造材料,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人类意志的生活环境,环境设计主要解决“人—建筑—环境”之间存在的空间问题,营造完美时尚、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主要包含室内设计、 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等内容。

环境设计的就业前景是什么?

本专业人才多服务于环境设计方向、工程地产方向、建筑设计方向、景观设计方向、室内设计方向、展示设计方向。匹配的岗位有: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展示设计师、环境设计师、家具设计师。

通过学习,你将获得哪些能力?

室内外空间及环境景观设计的能力,环境设计项目管理的能力,环境艺术设计项目中材料选择的能力,环境艺术设计成果的手绘及电脑制图表达能力,建筑室内外模型制作的能力。通过专业学习你将获得以下软件技能:

师资力量

陈琳 教授,国际设计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环境设计国际项目负责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博文中心负责人,中级工艺美术师,DIT访问学者,博物馆展陈设计师
主讲《空间设计思维》、《室内设计初步》、《展示空间设计》等课程 曾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过多篇文章与作品,曾获得第四届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称号、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课件、第一届北京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第十一届北京市青教赛三等奖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全国第二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北京赛区一等奖、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作品入选2018亚洲设计双年展;指导多名学生国内外竞赛获奖,并获创新中国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世界包豪斯设计大赛评委、中国展览创意大赛评委等称号。主要作品有:云南博物馆展陈设计、鄂尔多斯博物馆展陈设计、苍南博物馆展陈设计、新疆龟兹博物馆展陈设计等项目; 研究方向:设计创意、室内设计、展示设计。

李明 副教授,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组委会副秘书长,CNYD设计师联盟理事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硕士毕业
主讲《中国古典建筑与园林》、《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环境行为心理学》等课程,曾获得四川灾后重建设计师团一级勋章、第六届“WA.总统家杯建筑设计大赛”设计师组最高奖、第一届“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银奖、第七届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年会作品优秀奖、THD Award海峡两岸手绘设计奖优秀指导教师、2017\2019\2021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优秀指导教师、2018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优秀毕业设计展指导教师、2019世界包豪斯设计大赛设计师组金奖、2021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个人出版过《园林景观设计手绘表达教学对话》、《室内设计手绘表达教学对话》、《李明手绘漫记》,作品参与出版过十余本设计书籍; 主要设计项目有:湖北禅宗五祖寺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整体规划设计、河南省黎阳古城西广场景观设计、河北承德月亮湾温泉度假村景观规划等; 研究方向:城市更新、中国古典园林的当代实践。
核心课程
学生作品
环境设计教学特色是什么?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