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效果——大学英语教学部开展专题研讨会
5月20日下午13:30-15:00,大学英语教学部全体教师在综合楼207教室,进行了本学期第13次集中教学研讨。本次教学研讨主要有两项内容,首先,教研室负责人王秀红老师就近期的相关工作进行了信息通报,并对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学研讨的第二项内容是王思远、王飞、黄佳伦和徐钰程等四位老师的主题分享,这是本学期大学英语教师的第三次集中教学分享。
四位老师的教学分享主要聚焦教改举措、四级教学策略及项目式教学实践,他们汇报了本学期所做的教改和调整、开展项目式教学的情况等,展示了学生的作业产出,同时也就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各位教师进行了探讨。
王思远老师分享了本学期在雅思和商务英语课上开展的教学举措。王老师首先对学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情分析,介绍了各班级学生水平的多样性,针对阅读、翻译和口语活动进行了教学调整。结合学情,王老师运用AI工具,将雅思阅读中的阅读片段调整至恰当水平,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有选择地进行阅读;翻译中,王老师将其分为“三步走”。1.译主干;2.加枝叶;3.査遗漏。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有了相对显著的进步。口语活动中,王老师记录并挖掘出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堂任务,经过十三周的学习,学生们的表达欲望见涨。
王飞老师做了以《四级听力题型应试技巧攻略》为主题的分享,将自己日常四级听力教学中的所思所想与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王老师从四级英语的备考误区开始,分析学生潜在的易错点,介绍听力练习方法,结合精听与泛听进行了教学反思,强调了学生不重视词汇学习的危害。最后,针对不同听力题型提出个人见解,例如“剖析新闻结构,明确题型特点”、“明确对话听力的解题流程、熟悉常见对话场景及词汇”、“运用技巧应对短文理解听力”等。
徐钰程老师主要分享了结合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展开的项目式教学。以商务旅行为主题,让学生全面分析商务旅行能为某个城市/区域带来的经济及社会发展益处。基于此,以打造北京顺义为商务旅游中心为目标,让学生产出五分钟的推广演讲。同时还为学生提供语言模版及具体的作品要求。最后,徐老师展示了优秀学生作品。徐老师的教学任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为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如演讲能力)提供了助力。
黄佳伦老师主要分享了在雅思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的项目式教学实践。她以发展城市/地区可持续性旅行为目标,让学生结合SWOT及SDG(联合国可持续性发展目标)进行分析,并产出学生所选城市的背景介绍视频、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的提案等多项任务。黄老师在分享时,也提出了自己在项目式教学实践中的疑惑,“如何合理地分配课堂时间让学生完成任务”、“如何合理地调整任务的难度”等,教师们据此展开了深入探讨。经过该任务,学生不仅增长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更开阔了国际视野。
四位老师的教学分享各有亮点。王思远老师深入分析学情,面对不同水平学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中注重技能训练和指导,指导学生学会撰写简历上的bullet points,该项技能也可以拓展到学生汇报时的ppt制作。王飞老师对于四级听力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学生在四级备考时存在多种误区,四级应试不在于刷了多少题,而在于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有效的解题方法。徐钰程老师积极开展项目式教学,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范例,指导学生一步步完成相关任务。黄佳伦老师围绕可持续性发展旅游,结合SDG 17个目标设计了一项比较有难度的项目式教学任务,该议题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关注的世界性议题。此项教学任务不仅挑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能让学生与世界接轨,成为国际性应用型人才。
每周的教研会已然成为大学英语教师常规工作的重要内容,每一次的教学经验分享不仅仅是教师们的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更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创新的思路与方法。持续的教研活动为学校英语教学翻开了新篇章,为大学英语教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大学英语教师们将持续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在学习能力及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成长与收获。
供稿单位:人文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
编辑审核:宣传中心